王先进委员:推动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交通产业协同发展体系******
【代表委员履职心语】

智慧交通是现代交通发展的主攻方向,而城市智慧交通是先行先试的重要场景。在全国政协委员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看来,智慧交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依赖现代科技技术,包括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网联车等技术的协同支撑。他建言,推动智慧交通发展,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做好相关规划、政策和法规指引;对于企业来说,需要积极抓住市场需求,基于成本、效益等理性发展,不要脱实向虚;在社会公众层面,需要广大市民为智慧交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,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。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坤森)
海南省乡镇建成110座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屋******
本报海口1月10日讯(记者孙慧)为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2022年我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市县在乡镇区域共建设110座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屋(亭),方便群众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,改善人居环境。目前,110座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屋已经全部“上岗”,这是海南日报记者1月10日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的。
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叉河镇,一栋生活垃圾分类屋坐落在镇墟中心区域。垃圾屋前分别标有可回收物、厨余垃圾、有害垃圾、其他垃圾,方便当地群众准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。垃圾屋内外除了垃圾桶外,还有灭蚊灯、监控摄像头、洗手盆等配套设施。“去年全县6个乡镇都建设了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屋,基本都是选择建设在人口密集、人流较多、宣传教育效应明显的地方,以方便群众分类投放生活垃圾,提高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。”该县环境卫生清洁管理站副站长陈雄说。
据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生活垃圾分类屋的建设充分遵循“适用、经济、牢固、美观”等原则,做到牢固耐用,确保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满足日常使用要求,同时建筑外观应美观整洁,与周边环境相协调,做到整体环境绿化、硬化、美化。未来,我省将继续逐步在城市社区、单位、企业以及乡村地区加快建设或改造满足分类投放要求的垃圾分类屋,达到设施充分满足日常垃圾分类投放、收集的要求。